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認識儒學>儒家的教育思想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儒家教育的教法

上文已談到,儒家教育的理想,是希望每一個人皆能成為正人君子,甚至能成為像堯舜一樣的聖人。故儒家教育的重點,並不在培養謀生的技能,而是在啟發人人本有的良知良能。我們皆知,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是孔子最偉大的教育思想,影響中國兩千多年,甚至近幾世紀以來,也漸漸影響世界各國。以下簡要地介紹這兩大思想。

(一) 有教無類 在孔子那個世代,一般老百姓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,生命對他們的意義主要是停留在為生存與生活忙碌,從未有機會接受教育以瞭解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、價值不僅僅只是為了生存與生活而已。每一個人都內在本有至善的寶地,可以創造人之無限價值,能夠與天地合其大德。然一般人民未能接受到聖人之教化,以致於不知道自己擁有至善寶地,而只能敬畏天地,而不知人也能夠以德配天地。而孔子獨具慧眼,洞察到人人皆具堯舜之善性,不分男女老少、富貴貧賤,只缺乏教化。故孔子提倡「有教無類」,讓每一位想接受教育的人皆有平等的受教權力。

(二) 因材施教教育或教化的目的,是希望透過教育使之能夠轉化氣質,化掉其過去不好的習氣,而能夠義理當家、義理承擔。然而教材或授課,對學生而言,皆是其身外或心外的東西,如何能夠在其內心產生內化、轉化的過程,進而產生動力,便成為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了。這便是現代教育最重視教法的原因所在。而孔子發現人有資質之不同,即智愚、賢不肖之差別。在教法上,中人以上之資,可以教一些義理深微的道理;對於中人以下之資的人,則不適合教授這種內容,要循序漸進、循循善誘。從「因材施教」這個概念來看,我們可以發現,教育是以學生為「主體」,而不是老師。故孔子反對填鴨式或被動式的教育。即學生若沒有學習動機,舉一不能反三,則孔子是不會再教的。因為孔子認為學生不能舉一反三,代表學生沒有認真的在思考問題,心不在焉,並不是想要學習。故孔子說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,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孟子也說「教亦多術矣!予不屑之教誨也者,是亦教誨之而已矣。」意即,有時刻意不教導他,也是一種教育方法,希望他能遇到挫折而反省、自覺。所以就儒家教育而言,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變、墨守成規的,而是能應學生之資質而因時因地採用適合他的方法。同時,由於每一位學生的才華不同,或所謂的多元智慧不同,亦當因材施教,讓每一位皆能適性發展。這也可以從孔子十大弟子中,有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等四科十哲不同之專長窺見。如是,儒家的教育方法,以學生為教學主體,老師或家長是站在啟蒙、輔導、引導的角色,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適才適性的發展。

撰稿人:謝居憲,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
將知識默記在心,學習時,不感到滿足;教人時,不感到疲倦,對我來說沒什麽問題。
廣泛學習並且不停地朝著目標前進,針對與自己實際情况密切相關的問題去思考,仁就在其中了。
  • 1
網站滿意度調整